湖南为防汛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时间:2024-07-02 来源:湖南应急管理

分享到

今夏,梅雨季强势开场。自6月16日开始,我省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历时长、范围广、雨量大,红色预警不断发布,防汛应急响应及时提级,全省上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这场防汛抗灾的硬仗中来。

在防汛抗灾的第一线,不仅有救援人员的全力以赴,还有科技力量加持:无人机、卫星通信等众多“硬核”科技集中亮相,在防汛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抗灾人员筑起汛期“安全堤坝”。

“无人机”+防汛

擦亮防汛抗灾“千里眼”

防汛抢险救灾中,看得见是第一步。在防汛抗灾工作中,及时精确获取灾情信息对于决策制定和救援行动至关重要。无人机搭载了高清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如同空中的“千里眼”,能及时捕捉堤坝上的每一处细节。6月28日,益阳市资阳区防汛大队利用无人机在沙头镇水域巡飞时发现,华兴村资江下游水域出现管涌。防汛大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上报防汛指挥部,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围填处置。经过紧张有序地处置,管涌得到有效控制。防汛大队继续使用无人机加强对堤坝的监测,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管涌被称为堤坝杀手,如果没有及时处置,会导致堤身骤然下挫,甚至酿成决堤灾害。防汛大队充分利用无人机灵活、高效、快速、便捷等特点,及时巡查到管涌情况,为抢险救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户户通”+防汛

开通防汛抗灾“传声筒”

如何打通抗洪抢险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困扰基层的大难题。省应急管理厅主导研发了“一呼百应户户通”设备,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一呼百应户户通”转移避险叫应器,将预警信息即时发送给可能受灾群体,且仅在接收群体给予回应反馈后,方能停止信息播报,解决短信、微信叫而不应,逐户上门点多面广的问题,从而化繁为简,实现零延迟响应。

“卫星电话”+防汛

打通防汛抗灾“顺风耳”

进入汛期以来,省应急管理厅科信处不仅加强了全省卫星电话等通信装备预置,而且开展日常抽查和点名,确保在公网中断情况下,能够第一时间启用卫星电话进行联络。在网络全阻的极端情况下,卫星电话可提供语音传输业务,将灾区信息及时传递出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掌握灾情,为应急指挥和实施救援提供通信保障。6月22日,沅陵县五强溪镇发生超强山洪,形成严重内涝,在全镇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五强溪镇应急办通过天通1号卫星电话及时与县防办取得联系,在应急通信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大数据”+防汛

打造防汛抗灾“智慧大脑”

在防汛抗灾中,调度指挥十分关键。有了科技手段助力,无论是在后方决胜千里之外,还是在一线现场指挥,都能游刃有余。

在应急智慧中心,值班人员可以使用湖南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平台查看一线情况。该平台汇聚了雨水情、气象、预警、风险普查等各类信息,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接入视频9万路,全面对接卫星监测、无人机监测、视频监控等监测数据,具有人口热力、道路路况、街景等在线服务,可随时查看防汛一线实施情况。该平台还集成了湖南省五级联动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可以一键式召开会议、开展会商和指挥调度。

在此次防汛过程中,通过该平台及时掌握了受灾地区有关情况,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提供了强有力辅助决策支撑作用。

科技赋能,事半功倍。在“硬核”装备加持下,此次防汛抗灾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为打赢防汛抗灾硬仗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切实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防线”!

责编:陈玮 编辑:王杜

来源:湖南应急管理

友情链接